更新时间:2024-08-03
描述:
3项因素危害健康 对这13项可改变风险因素与我国心血管**的关系下文给予了详细解读: 高血压。高血压是导致我国心血管******主要的因素之一。血压升高会引起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,从而导致冠心病,也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,心肌增厚,从而可能引起心脏衰竭。高血压还可能导致全身各系统跟血管有关的靶器官损伤,从而引起全身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**,**导致心脏****。 血脂异常。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罪魁祸首。人体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,是导致冠心病以及冠心病恶化致**的**重要原因,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也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。 空气污染。上海交通大学的学者发现,空气污染会导致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些指标增加,尤其是炎性和免疫性指标都会增加,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。相比室外空气污染,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密度会更大、更集中,危害更直接。目前,全球仍有超过27亿人在家中使用固体燃料(如煤炭、木柴、木炭、秸秆等)做饭或采暖。一项在中国进行的研究显示,与主要使用燃气或电力的人相比,经常使用煤炭或木柴做饭的人,心脑血管****风险升高20%。 吸烟。烟雾里的焦油和尼古丁会刺激血管发生痉挛性改变,损伤人体血管**内部的一层内皮。血管内皮被损害后,低密度脂蛋白就更容易进入到血管壁中,引起冠状动脉或者全身动脉粥样硬化。 不良饮食。碳水化合物会在身体里转化成能量,如果摄入过多,代谢不出去,就会转化为脂肪,增加心脑血管负担。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来补充代谢需要,但蛋白质摄入过多,会导致体内脂蛋白增加,对于肝肾功能不好的人群是有害的。**关键的是脂肪,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过度吸收,使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增加,导致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。 教育程度低。通常,知识水平较高的人群,更注重饮食结构的合理性,一般也能坚持规律运动。同时,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对不良嗜好的管控力会更强。 腹型肥胖。这类人群往往会患有代谢性综合征,即存在胰岛素抵抗,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。代谢性综合征有几个特点,一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,二是甘油三酯偏高,三是腰围增加。甘油三酯,就是我们摄入的食物在人体内转化成类似油脂一样的物质,甘油三酯偏高的人,血液就像增加了一层油,对心脑血管损害较大。 糖尿病。糖尿病会使人体长期处于血糖较高的环境中。血管糖分的增加,会引起人体内环境的改变,破坏血管内皮细胞,还会促进一些炎性因子的释放,从而引起血管及全身各个系统血管炎性的改变,包括脑血管、视网膜血管、肾脏的血管都会受到影响。 高钠饮食。高钠饮食是导致我国高血压高发的主要原因。盐吃太多,会增加体内渗透压,使人体内血容量增加,从而导致血压升高。血容量的增加也会加重肾脏负担,从而引起血压进一步升高。 握力低、体力活动少。握力和体力活动是姊妹关系。握力是人体素质综合性的表现,握力低说明人体肌肉强度下降,骨骼减弱,同时也能体现出一个人心脏的健康程度。有研究调查了17个国家近14万人发现,握力每下降5公斤,心血管**风险或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循环系统**就会相应增加17%。 饮酒。酒精过多会损害肝脏,而肝脏是人体脂肪代谢的器官。肝脏受损的话,人体的血脂调节会紊乱,肝脏损伤也会影响身体对药物的代谢等等。这些都会加重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**的发生。 抑郁。人在过度伤心时,会导致一种应激性改变,这种改变对心脏的打击,就好像发生了一次心梗一样。情绪的过度改变,包括抑郁都会引起人体内环境的改变,从而引起血管以及血管壁的损伤,**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。